2022年4月28日,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單日突破10000例之後,正式進入疫情大爆發時期。
隨著確診人數指數型成長,大量的確診患者隔離完畢,卻發現有許多人的身體狀況和染疫前有很大的差異。
美國CDC網站提到(註1),大多數感染 COVID-19 的人會在感染後的幾天到幾週內好轉,因此感染後超過 4 周或是持續數個月未痊癒,就可以稱為後新冠 ( Post-COVID ) 或 長新冠 ( Long-COVID )症狀。(以下統稱長新冠症狀)
常見的長新冠症狀有哪些?
一般症狀
- 干擾日常生活的疲倦或疲勞
- 體力或腦力勞動後症狀加重
- 發燒
呼吸和心臟症狀
- 呼吸困難或氣短
- 咳嗽
- 胸痛
- 心跳異常快速(心悸)
神經系統症狀
- 難以思考或集中注意力(或稱為“腦霧”)
- 頭痛
- 睡眠問題
- 站立時頭暈
- 異常針刺感
- 氣味或味道的變化
- 抑鬱或焦慮
消化系統症狀
- 腹瀉
- 肚子痛
- 食慾減退
- 胃腸脹氣
其他症狀
- 關節或肌肉疼痛
- 皮膚紅疹
- 月經週期的改變
中醫怎麼治療長新冠症狀?
▍從肺入手
病毒感染後期容易殘留慢性咳嗽,症狀常持續數天到數周之久,且不易痊癒。
多數為乾咳,一說話就想咳,或是陣發性的咳嗽;常伴隨胸悶、短氣、呼吸不順暢等症狀。
這類胸悶短氣、乾咳、癢咳、痰少不易咳出,中醫證型主要分為肺熱未清、肺氣上逆、肺氣虛、肺陰虛等型態。
常使用清肺化痰、降氣止咳、潤肺生津等中藥,稀釋痰液、幫助肺部排痰,重建肺臟呼吸功能與肺活量。
恢復期時,可以適度搭配有氧運動,或是騎單車、慢跑、爬山等活動,增強心肺功能,強化心輸出量與肺活量,能讓治療事半功倍。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新冠病毒亦可藉由ACE2受體直接攻擊腸道,或是誘發免疫反應,造成腸胃道症狀。
最常見的腸胃道症狀是食慾不振,其次是腹瀉和噁心,其餘則是嘔吐,脹氣,腹痛等。
若病後伴隨腸胃不適,用健脾養胃的中藥,幫助腸胃恢復正常機能,是邁向痊癒重要的第一步。
中醫認為,脾能將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運輸,且能將人體多餘的水濕排出體外。
此外,脾主升清,指脾具有將水穀精微上輸心、肺以及頭目,並通過心肺輸布營養全身的功能。
腸胃越健康,越容易獲取食物中的營養,能減少慢性疲勞、情緒低落,幫助恢復體力與工作效率。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越強健,痊癒後越不易殘留後遺症。
因此,痊癒期的患者,飲食盡量定時定量、平淡飲食,切勿高粱厚味、大魚大肉、烤炸油膩、生冷冰涼亂吃一通,傷了脾胃之氣,會讓恢復期更漫長、更難處理。
▍心腦相通、養心補腦
臨床上腦病可從心論治,或心腦同治。
新冠後遺症常見的思考遲鈍或腦霧現象,中醫會使用一些養心補血、益氣健腦的中藥,清除免疫反應沉積腦部的免疫複合體,增進工作效率,改善腦霧、健忘、反應遲鈍等後遺症。
也可以請您的中醫師幫您搭配一些健腦的食補類藥材一起食用,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結語
幸運的是台灣的確診者有方便的中醫藥資源可使用,可以減輕長新冠後遺症帶來的身心不適,加速恢復健康。
新冠病毒的後遺症遍佈全身各臟器,從大腦、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 甚至皮膚、關節或是月經週期。
依近期臨床觀察與確診後的患者回饋,長新冠症狀存在的比例確實不低,大家請多留意確診後身體健康恢復的狀況,及早找尋信任的中醫師進行調理。
註1: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long-term-effect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