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6月25日 星期日

【異膚】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復發的五大兇手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小朋友的皮膚總是非常嬌嫩,如果這麼稚嫩的皮膚,遇到異位性皮膚炎這個大魔王,問題就麻煩了。

不同異膚時期,症狀表現不同。

在急性發作初期,患處會呈現紅色,有時有紅疹,一開始多以「熱、癢、腫」的方式呈現。

如果看到寶貝煩躁不安、不停哭鬧、一直不斷搔抓皮膚,就要十分注意了。

以下是邱醫師整理的五大過敏原,治病必先求因,請爸媽仔細觀察、找出兇手!


一、熱過敏


中醫認為幼童的體質為「純陽之體」,陽氣充足、活動力十足。

再加上異膚的小孩皮膚屏障受損、排汗排熱功能不良,所以「熱」是造成異膚復發的第一大兇手。

在春秋兩季,早晚溫差大,常常早上出門很冷,中午又很熱,

這時如果穿太多,就有可能會讓皮膚癢起來。所以適時的增減衣物,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發現小孩因為又熱又流汗,開始東抓西抓時,手邊最好準備一瓶的冷水(最好不要用生水,會有氯殘留的問題),和一條乾淨的小方巾。

先用冷水把皮膚表面的汗液沖乾淨,再把小方巾沾濕,敷在搔癢的皮膚上,等皮膚散熱冷卻後,就會比較不癢了。


二、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也很常見,但是很難完全避免,只能小心再小心。

最常見的過敏食物包括:蝦蟹類帶殼海鮮、雞蛋、奶(奶粉)、花生堅果、加工食品、油炸物等。

每個人的過敏原都不一樣,坊間也有很多過敏原測試,協助父母找出過敏原。

我個人認為不一定要做過敏原測試,只要日常生活多留意就可以了。

給孩子吃的食物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比較好找出過敏的食物種類是哪些。

◇ 原型食物:未經加工、不過度調味的食物。
例如:蒸馬鈴薯就是原型食物,洋芋片就是加工食物。

加工食物因為成分複雜,很難一一釐清是哪樣成分造成孩子過敏。


三、塵蹣過敏


一個七歲的異膚小患者,原本經過中醫治療後,皮膚狀況穩定。

因為某次回去花蓮老家,房間的棉被和床鋪很久沒人睡、也沒有換洗,當晚睡覺就皮膚癢大爆發了。

台灣因為溫暖潮濕,所以特別容易滋生塵蹣,尤其是床鋪、棉被和枕頭。

除了勤勞換洗、太陽曝曬之外,也可以使用防蹣寢具,隔絕塵蹣的騷擾。

此外,勤用除濕機將房間除濕,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梅雨季的時候。

如果房間濕度可以保持在55%以下,塵蹣會比較不容易孳生。


四、寵物毛髮過敏


有養寵物的家庭,寵物毛髮造成的皮膚過敏也蠻常見的。

我不鼓勵隨意棄養寵物,但是適當的讓孩子的生活環境與寵物活動空間區隔,我認為有必要。

比如:不讓寵物進入孩子的房間,不讓寵物與人同睡...等。

勤勞打掃吸塵也是需要的,包括窗簾、沙發、地毯等布質家具,都有可能藏有寵物的毛髮,必須徹底清除乾淨,留給孩子一個低敏的活動空間。


五、護膚品過敏


這個就比較好觀察了。

會造成過敏的產品,通常擦上去之後,短時間就會見到紅腫癢的現象。

護膚品的品牌和種類琳瑯滿目,市面上標榜敏感肌、異位性皮膚適用的產品也很多。

挑選護膚品掌握以下四個原則就比較不會踩到地雷!

無香精無精油成分單純常見的大品牌

此外,最多人問到凡士林到底能不能用?

凡士林是封閉性很好的護膚產品,能夠幫助屏障受損的異位性皮膚鎖住水分,使肌膚不會過度乾燥。

但是它的優點常常也是缺點,因為封閉性太好,所以天氣熱的時候,皮膚的熱和汗水散不出來,反而會造成熱過敏。

所以,凡士林只能薄擦,盡量使用在角質多、毛孔少的地方,比如:關節皺褶處。

如果不清楚小孩的膚質,不曉得如何選擇護膚品,請教您的醫師後再擦,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小心加上細心,是對抗異膚的基本功!


是不是衣服穿太多?天氣太熱?汗水刺激?或是有過敏源接觸(食物、動物毛髮、塵蹣...)?

爸媽就像拆彈大隊,好像地雷隨時在身邊,隨時都會引爆的感覺。

請多費心去留意孩子周遭的變化,想辦法找出造成發炎敏感的物質,並且減少這些過敏原的接觸,避免復發。

這點真的很不容易,需要非常細心的觀察環境與皮膚變化,並詳細告知您的醫師,才能讓寶貝得到最適當的治療。

各位偉大的爸媽,辛苦了!


門診時間

其他文章點這裡



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產後】哺乳媽媽最擔心!為什麼我的奶量變少了?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我發現,跟媽媽們最容易拉近距的話題就是「奶量」。

產後媽媽對奶量的在意程度,遠遠比結婚鑽戒的大小還在意。


追奶大作戰


你有追過公車嗎?

追公車是這樣的,只要你跑更快一點,就可能可以追到公車。

但是追奶完全不同,因為你更勤勞擠奶,努力地吃營養品,奶量不一定可以變多。

於是追奶就變成媽咪們每天壓力最大的功課。

人不是機器。

機器你只要給它電力,它就會不斷運作產出。

但是人不一樣,每個媽咪都給予等量的食物,不一定產出相同的奶量。




因此,我歸納出五個常見奶量下降的原因:
  1. 睡眠不足:這是每個媽媽共同的心聲,常常是寶寶睡飽、媽媽累倒,如果您有時間可以休息就盡量休息吧!如果很累很想睡,還是睡不著,麻煩請教您的中醫師,通常是身體出狀況了。
  2. 不按時擠奶:上班族媽媽蠟燭兩頭燒,常常忙到忘記擠奶,或是擠奶時間不定,都有可能造成乳腺阻塞或是奶量下降。
  3. 怕胖吃太少:產後瘦身是全民運動,很多媽媽因為懷孕時體重增加太多,產後體型走鐘,就開始瘋狂節食減重,熱量、營養不足,奶量下降是必然的。
  4. 產後壓力大:產後因為荷爾蒙劇烈變化,本來就容易有產後憂鬱的傾向,再加上哺餵、婆媳、夫妻間的不如意,也會造成母乳分泌量迅速下降。
  5. 腸胃吸收差:很多媽媽其實很注重哺乳期的營養,但是吃再好、吃再多,奶量就是不增加,這時候可能要考量是不是腸胃吸收功能不好。通常這類的媽媽有食慾差、消化不良、脹氣、便秘等消化道的問題。

中醫認為母乳是這樣產生的





《景岳全書‧婦人規》:「婦人乳汁,乃衝任氣血所化,故下則經,上則為乳。」

古代醫家認為,婦人的乳汁和月經都是氣血變化而來,所以氣血充足,乳汁自然不匱乏。

氣血從何而來?經由食物消化後的營養精微化生而來。

所以說,哺乳媽媽腸胃吸收消化功能好,吃進去的營養才能吸收轉化為母乳。

☆重點結論一:「消化吸收好,母乳不煩惱。」




中醫認為母乳驟降的原因


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氣血虛弱肝鬱氣滯




失血過多睡眠不足過度勞累等緣故,造成身體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乳汁自然缺乏。




此外,根據中醫經絡理論,「乳房屬胃、乳頭屬肝」,意思是乳汁的分泌與胃經肝經的通暢度有關。

因為產後憂鬱育兒壓力家庭壓力等問題,造成肝鬱氣滯(白話:鬱卒)的現象,連帶使得脾胃的消化吸收下降與肝胃經的流通不暢,乳汁分泌自然就變少了。




肝鬱氣滯還有可能造成乳腺阻塞不暢,乳汁流出障礙,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胸部硬塊、紅腫疼痛、發燒等乳腺炎的症狀,請媽媽們不要小看「情緒」的殺傷力。

☆重點結論二:「哺乳心情好,母奶不會少。」




奶量開始下降嗎?趕緊看中醫!


給媽咪們的建議:一旦母乳量開始快速下降,可能是身體出狀況了!

請不要猶豫,趕快諮詢您信任的中醫師吧!


門診時間

其他文章點這裡



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濕疹】慢性濕疹不認真治療也會好吧?








今天分享的不是成功案例!


還記得小芸(化名)嗎?

→回顧小芸的故事

最近她回診時,看到她的腳,我嚇了一大跳!

我:「你的腳怎麼變得這麼嚴重?」

芸:「我也不知道...啊~它都不會好捏!」

點開她的回診紀錄,最近一次是三個月前,再上一次又隔了三個月。

這個問題已經存在至少兩年了。

我:「你要認真治療你的濕疹啦!密集一點回診,療效才會好!」

芸:「喔~好啦!」語氣中帶著不耐煩...





沒有必勝的決心,是不會好的!


每次她回診,我都會不厭其煩的跟她衛教,教導她怎麼照顧她的皮膚,但是她對於治療實在非常消極,一次一次都在磨損醫病之間的耐心。

很多人都認為,皮膚生病了,不理它,搞不好哪天就自己痊癒了。

殊不知,慢性疾病的存在,病因錯綜複雜,醫病雙方都必須有耐心,慢慢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不理它,不但沒變好,反而更糟


我常常跟患者溝通一個觀念:

皮膚病治療療程中,醫師用藥占50分,患者個人飲食、生活、保濕占50分。

醫師這邊多拿一些分數,患者配合醫囑、按時回診,也多得一些分數,療效自然得高分!

都不理它,順其自然的佛系心態,皮膚問題就演變慢性問題,更難處理!

相對的,治療起來就會花更多時間。


別問醫生多久會好,先問自己努力多少?


很多皮膚病患者初診時都會問:「醫生,我這個多久會好?」

我常會說:「那要看你有多努力啊!」

的確,治療疾病過程中,除了醫病配合度之外,病者的決心也很重要!

跟大家分享這個案例,目的是希望慢性皮膚疾病的朋友,不需要自暴自棄。

找到適合自己的醫師,找出原因,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一定會痊癒的。


本文圖片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衛教宣導之用,照片經患者同意拍攝上傳做為皮膚科衛教使用。

2023年6月10日 星期六

【案例】西藥也壓不住的頸部皮膚炎








患者H女士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走進診間,是女兒陪同來診的,我可以明顯感受到她的焦躁不安。

她說話的速度非常快,非常急著想知道皮膚到底怎麼了。

H:「醫生啊~你看看我的脖子,我癢了一個禮拜了!我到底怎麼了,是不是皮膚癌?」

時值夏日五月天,她的上衣圓領下皮膚紅成一個半圓形,但僅限於頸部前側和胸前,頸後並沒有紅癢。

H:「我每天都癢到睡不著,看了三次皮膚科都沒用!」

我:「你多久以前開始癢的?」

H:「好像是上禮拜天去爬山回來之後開始癢的,已經一個多禮拜了!」

我好奇地點開雲端藥歷,看看她的就診紀錄。皮膚科醫師開的外用/內服類固醇、口服抗組織胺...等藥物,都是常見的用藥,對急性皮膚發炎應該很有效才對。

我:「你有按時使用這些西藥嗎?」

H:「有啊!可是沒效啊!所以我覺得我一定是火氣大,就一直喝椰子水降火氣。」

我:「椰子水喔...」

H:「對啊!椰子水不是可以退火氣嗎?我一天喝好幾罐耶!怎麼還是不會退火?而且我還有吃很多西瓜,也沒用!」

H:「啊~我晚上都癢到沒辦法睡覺,一直抓一直抓,你看,這邊...」

我:「好,你先別急!我先把脈。」

我把了脈,果然,腸胃的部分異常虛寒,且有水飲阻滯。

我:「你的排便順暢嗎?有每天排便嗎?」

H:「對對對!忘了跟你說,我最近都便秘,腸子好像都不蠕動,尤其吃了西藥之後更嚴重,都大不出來。」

----------

這個案例比較特別!

這類的急性皮膚炎,用西藥"應該"要很有效!但是實際上卻效果不彰!

原因是出在「腸胃」。

腸胃系統位於人體中間區域,中醫稱為「中焦」。

腸胃不僅有消化、吸收的功能,也是排泄體內毒素的重要器官。

H女士因為服用消炎西藥,再加上吃大量的椰子水/西瓜,造成中焦虛寒,腸胃運作能力下降,腸蠕動變慢,大便排不出,都會讓皮膚發炎的情況不易痊癒。

而且中焦虛寒,上焦(橫膈膜以上的區域)的熱會更旺,所以她的脖子就會一直處於紅熱癢的階段。

----------

所以我再三叮嚀她,不可以再吃寒涼的飲料、水果,喝水都要喝溫水;也不要亂吃街坊鄰居介紹青草藥秘方。

用藥方向上,就是理氣溫中、清熱解毒並用,並且酌加少量軟便藥。

隔周回診後,她的狀況就穩定多了。

中醫治療跟西醫皮膚科最大的不同就是:中醫能調和寒熱虛實體質,找出問題根源。

如果你一直用西藥控制你的皮膚病,越用越沒效,或是常常停藥就復發,就要考慮是不是內在體質出問題了。


本文圖片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衛教宣導之用,照片經患者同意拍攝上傳做為皮膚科衛教使用。


終結!困擾四十年的富貴手




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COVID】長新冠症狀的中醫調理







2022年4月28日,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單日突破10000例之後,正式進入疫情大爆發時期。

隨著確診人數指數型成長,大量的確診患者隔離完畢,卻發現有許多人的身體狀況和染疫前有很大的差異。

美國CDC網站提到(註1),大多數感染 COVID-19 的人會在感染後的幾天到幾週內好轉,因此感染後超過 4 周或是持續數個月未痊癒,就可以稱為後新冠 ( Post-COVID ) 或 長新冠 ( Long-COVID )症狀。(以下統稱長新冠症狀)


常見的長新冠症狀有哪些?


一般症狀

  • 干擾日常生活的疲倦或疲勞
  • 體力或腦力勞動後症狀加重
  • 發燒

呼吸和心臟症狀

  • 呼吸困難或氣短
  • 咳嗽
  • 胸痛
  • 心跳異常快速(心悸)

神經系統症狀

  • 難以思考或集中注意力(或稱為“腦霧”)
  • 頭痛
  • 睡眠問題
  • 站立時頭暈
  • 異常針刺感
  • 氣味或味道的變化
  • 抑鬱或焦慮

消化系統症狀

  • 腹瀉
  • 肚子痛
  • 食慾減退
  • 胃腸脹氣

其他症狀

  • 關節或肌肉疼痛
  • 皮膚紅疹
  • 月經週期的改變






中醫怎麼治療長新冠症狀?


▍從肺入手


病毒感染後期容易殘留慢性咳嗽,症狀常持續數天到數周之久,且不易痊癒。

多數為乾咳,一說話就想咳,或是陣發性的咳嗽;常伴隨胸悶、短氣、呼吸不順暢等症狀。

這類胸悶短氣、乾咳、癢咳、痰少不易咳出,中醫證型主要分為肺熱未清、肺氣上逆、肺氣虛、肺陰虛等型態。

常使用清肺化痰、降氣止咳、潤肺生津等中藥,稀釋痰液、幫助肺部排痰,重建肺臟呼吸功能與肺活量。

恢復期時,可以適度搭配有氧運動,或是騎單車、慢跑、爬山等活動,增強心肺功能,強化心輸出量與肺活量,能讓治療事半功倍。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新冠病毒亦可藉由ACE2受體直接攻擊腸道,或是誘發免疫反應,造成腸胃道症狀。

最常見的腸胃道症狀是食慾不振,其次是腹瀉和噁心,其餘則是嘔吐,脹氣,腹痛等。

若病後伴隨腸胃不適,用健脾養胃的中藥,幫助腸胃恢復正常機能,是邁向痊癒重要的第一步。

中醫認為,脾能將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運輸,且能將人體多餘的水濕排出體外。

此外,脾主升清,指脾具有將水穀精微上輸心、肺以及頭目,並通過心肺輸布營養全身的功能。

腸胃越健康,越容易獲取食物中的營養,能減少慢性疲勞、情緒低落,幫助恢復體力與工作效率。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越強健,痊癒後越不易殘留後遺症。

因此,痊癒期的患者,飲食盡量定時定量、平淡飲食,切勿高粱厚味、大魚大肉、烤炸油膩、生冷冰涼亂吃一通,傷了脾胃之氣,會讓恢復期更漫長、更難處理。

▍心腦相通、養心補腦


心主神明,腦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於腦,血足則腦髓充盈,故心與腦相通。

臨床上腦病可從心論治,或心腦同治。

新冠後遺症常見的思考遲鈍或腦霧現象,中醫會使用一些養心補血、益氣健腦的中藥,清除免疫反應沉積腦部的免疫複合體,增進工作效率,改善腦霧、健忘、反應遲鈍等後遺症。

也可以請您的中醫師幫您搭配一些健腦的食補類藥材一起食用,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結語


2019年至今,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國無一倖免。

幸運的是台灣的確診者有方便的中醫藥資源可使用,可以減輕長新冠後遺症帶來的身心不適,加速恢復健康。

新冠病毒的後遺症遍佈全身各臟器,從大腦、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 甚至皮膚、關節或是月經週期。

依近期臨床觀察與確診後的患者回饋,長新冠症狀存在的比例確實不低,大家請多留意確診後身體健康恢復的狀況,及早找尋信任的中醫師進行調理。


註1: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long-term-effects/index.html



門診資訊

睡眠/腸胃/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