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

【腸胃】當人生只剩下浣腸—《習慣性便祕與通便藥依賴》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便秘用浣腸最快!


有多少人便秘,第一個想到的是浣腸?

用浣腸劑幫助排便,究竟有多快?

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一部影片,是一個日本網紅正妹亞明(やみん)自拍的「浣腸」實驗影片。

她實驗的結果是:念不到一分鐘的文章,就忍不住便意了!

的確,偶爾使用浣腸劑,確實可以快速排便。

但是,為什麼有很多人長期使用後,就會變成有依賴性呢?

讓邱醫師告訴你~


常見的通便藥物有哪些?



圖片來源:食用玩家-食藥署

如上圖所示,在西藥房或診所可以拿到的通便藥約可分為三大類。

大腸內容物增大劑康賜爾散劑安平治粉

這種藥物主要是用乾燥後的纖維顆粒製成,吸收水分後在腸道內體積會膨脹,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道的蠕動,使大便容易排出腸道。

但是效果較慢,約需12 ∼ 24 小時才會排便,較適合輕微、非急性的便秘使用。

刺激性緩瀉劑必舒樂樂可舒樂下錠

這類藥物能刺激腸壁肌肉神經叢與腸道黏膜,改變腸道中水分與電解質,使大便軟化,同時促進腸蠕動以推進糞便。

且價格低廉、作用快,服用後約8小時就有作用,在藥房最常見。

建議在其他類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或者需要快速緩解症狀時才考慮使用。

這類屬於刺激性瀉劑,效果強,易有絞痛感,睡前使用效果較佳。

但不可連續使用超過一星期,以免引發腹部不適與腹瀉。

高滲透壓瀉劑浣腸液

利用生理食鹽水、甘油的高滲透壓特性,增加電解質與水分,直接刺激直腸與大腸快速排便。

添加甘油的浣腸液比只有生理食鹽水的效果強,但更容易造成依賴。

---------

第二三類通便藥都是利用強烈刺激腸壁的作用,讓大便排出。

看似效果很好,臨床上患者長期使用,腸道容易產生依賴性。

有吃有上,沒吃就腸子就一動也不動,完全沒有便意,這讓許多人相當困擾。


中醫治療習慣性便秘,可以嗎?


這答案是肯定的。

大便秘結,在中醫古典醫籍中名稱繁多,

《傷寒論》中稱「大便難」、「脾約」、「不大便」、「不更衣」、「陽結」、「陰結」。

金元時代又有「虛秘」、「風秘」、「氣秘」、「熱秘」、「寒秘」、「氣秘」、「濕秘」、「熱燥」、「風燥」之分。

中醫針對不同的便秘類型,分別從腸胃實熱、肝脾氣滯、氣虛陽虛、血虛陰虧等等方向著手,推陳致新,逐步重建腸胃蠕動的節律。

就像喚醒停工許久的生產線一般,一旦腸胃生產線恢復運作,吃進肚子裡的食物能夠按時消化吸收,大便自然能夠按時排放。


中藥軟便藥很溫和吧?


如果你覺得中藥軟便藥很溫和、速度很慢,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曾經有患者跟我說:「醫生,我的便秘真的很嚴重,你藥開強一點沒關係,越強越好!」

結果,服藥才一天(三包),當天晚上就拉了4次,再也不敢小看中藥。

其實,要讓你排空宿便很簡單,大黃劑〔註〕重用就好了!保證有效!

把中藥當瀉藥吃,絕對是可以排便的,只是...這樣叫做治療嗎?

我曾經看過有人一天吃12g以上的大黃劑,讓我驚呆了!

這樣的劑量,他連續吃了3年以上了,腸子完全不會絞痛,但是他只要不吃就不能排便。

因為,他的腸子已經對中藥產生依賴性。

所以,想要改善習慣性便秘,請尋求中醫師診斷後處方用藥,不要自行購買成藥來吃。

中藥軟便藥使用不當,還是會有依賴性,這個就是最活生生的例子。

〔註〕「大黃劑」泛指含有大劑量大黃的方劑(如:調味承氣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桃核承氣湯等),屬於中藥藥性強烈的瀉下劑。


我想吃中藥,但是不想要一直依賴藥物排便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用藥劑量拿捏好,藥就會越吃越少!

只要辨證準確,用藥劑量只要拿捏得好,其實服用中藥是沒有依賴性的問題的。

最怕的是患者一味要求醫師要開最強最有效的藥,反而欲速則不達。

當治療到達穩定期,每天都有排便,就可以視狀況減藥、甚至停藥了。

並不是中藥比較不傷身,就可以無止境地一直吃下去。

這樣跟吃西藥或是用浣腸有什麼差別?你說是吧?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案例】困擾四十年的富貴手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某個星期六早晨,一個婦人好奇的走進診所,小聲問小姐:「你們中醫有在看皮膚病嗎?」

中醫當然有看皮膚病! ( 我在診間聽到之後,心裡冒出的OS )

之後,婦人掛了號,走進診間,伸出她粗糙的雙手,半信半疑地問我:「醫師你好,我這雙手皮膚病已經四十年了,它讓我不敢碰水,一碰到水就好像刀在割,好痛好痛!」

「我之前都看西醫,類固醇擦了改善,不擦又復發。」

「我從來沒有看過中醫,我不知道中醫也可以治療皮膚病,這雙手還有救嗎?」


中醫當然能治皮膚病,尤其是慢性頑固的皮膚病!


把了脈,開完藥,我照例詳細的從皮膚的清潔、保護、到日常生活的飲食與注意事項一一叮嚀。

「等等!醫生你有沒有紙筆,我記一下,一下子這麼多東西我會忘記。」

我遞給了紙筆,她很認真的把我說的重點一一記錄在紙上。

我第一次遇到這麼認真聽衛教的患者,這類的患者很遵從醫囑,通常療效都不錯。

最後我說:「慢性的皮膚病我遇過很多,妳要有信心,一定會好起來。」

她聽完之後,點頭稱謝,她保證回家一定按時吃藥,照我說的做。

------

一星期後的禮拜六,九點一踏入診所,她笑咪咪地跟我說:「邱醫師早!」醫者的第六感告訴我,療效應該不差。

她走進診間,開心的伸出她的雙手,手上的裂痕已經痊癒九成以上。




她充滿信心,拿出她的筆記,跟我陳述上週的衛教中,她有哪些做到,哪些做得不好。

「我之前從來都不知道中醫可以治療皮膚病,原來,中醫治療皮膚問題效果這麼好!」




我相信,她應該很快就可以完全痊癒。

------

各位深受慢性皮膚病困擾的朋友們,你遍尋名醫偏方卻遲遲無法治癒嗎?

試試中醫吧!中醫真的可以治皮膚病,而且效果不錯哦!


本文圖片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衛教宣導之用,照片經患者同意拍攝上傳做為皮膚科衛教使用。

2023年10月1日 星期日

【蕁麻疹】難道蕁麻疹只能一直吃藥控制嗎? 讓中醫師告訴你如何對付蕁麻疹!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我不想再吃西藥了


一天下午門診,有一個30歲左右的女孩兒來診,不明原因全身蕁麻疹搔癢,時間已經持續一個月了。

夏末的午後,外面大太陽,氣溫約有28-30度,但是她進到診所卻穿著外套和長褲,包得密不透風。

她到某醫學中心看了西醫,但醫師無法確定病因,用了抗組織胺和外用藥膏,但是效果都不明顯。

皮膚蕁麻疹發作時遍佈全身〈雙手、頭皮、雙腳、脖子...不定處發作〉,晚上特別容易發作,尤其洗完熱水澡或是悶熱時特別容易發作。

「我不想再吃西藥了,我已經吃一個月了,還是一直癢啊!」

她說她的體質很奇怪,怕風怕冷、容易手腳冰冷,遇熱又易流汗,尤其手汗特別嚴重。

她充滿疑惑:「我第一次這樣,醫院找不出原因,還幫我幫我抽血檢測過敏原,懷疑是皮膚對過敏原過敏。」


避免過敏原接觸


對於這種不明原因的皮膚癢,找出過敏原的確是很重要的。

我都會特別叮嚀患者:注意每次蕁麻疹發作前你碰了什麼?吃了什麼?做了什麼?

這點非常重要,因為下次一定要避開這些東西,它們可能是你造成皮膚癢的導火線。


我的皮膚好癢好癢,是蕁麻疹嗎?


蕁麻疹以搔癢性風團,突然發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跡為特徵。

常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者,驟發速癒;慢性者,反覆發作達數月或更久。

本病屬於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世界上人口約有20%在一生中曾患過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季節,男女皆可患病。

另有醫家稱本病為風疹塊、風搔癢疹。西醫稱為蕁麻疹 (Urticaria)。〈註1〉


突然出現、界限明顯、紅色隆起的斑塊
Photo Credit:DermaNet New Zealand, Urticaria, CC BY-NC-ND 3.0 NZ


蕁麻疹的疾病特色


  1. 突然出現的紅色斑塊,大小不等,形狀不固定,但界線清楚
  2. 發作無定處無定時,消退後不留痕跡
  3. 劇烈搔癢,抓到哪癢到哪,抓後範圍可能擴大
  4. 部分嚴重病例可有腹痛腹瀉,或氣促胸悶,呼吸困難,甚則引起窒息。
  5. 部分皮膚劃痕試驗呈陽性



有些蕁麻疹根本不是過敏原的問題


有些患者會說:「我過敏原檢測也做了,不該吃的、應該避免接觸的我也注意了,為什麼還是會發作?」

因為蕁麻疹本來就是多因子的疾病,如果真的找不到原因也不用氣餒。

根據統計,急性蕁麻疹有50%找不到原因,慢性蕁麻疹比急性期更難找到病因,目前西醫也只能給予症狀治療。〈註2〉

我認為,有部分的蕁麻疹發作,原因出在患者自身體質的偏性,根本不是過敏原的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呢?

容易患蕁麻疹的族群,就算避開了過敏原〈或是根本找不到過敏原〉,還是反覆發作,他們甚至會困擾到產生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甚至精神疾病。

我常比喻,這些人的皮膚就像是澳洲的森林大火,野火肆虐〈劇烈搔癢〉時,用類固醇快速消炎、抗組織胺去除搔癢,效果很好。

很快的,看似猛烈的火勢已經獲得控制,但是埋在灰燼下的問題根源〈體質偏性〉仍在,過沒多久就死灰復燃、病情復發了。

中醫治療的優勢在於:找出你的體質偏性,針對體質,去風、清熱、散寒、補正祛邪,平衡陰陽,安內攘外,改善體質後就不容易再復發。


對證下藥,療效顯著


經過診斷後,我照例完整的衛教患者注意事項,並開立一週中藥治療。

隔週回診時,她很開心的說:「皮膚搔癢減輕了五成,療效比我預期的還快,還以為中藥都要吃很久呢!」

其實,蕁麻疹治療要看發病時間長短,發病時間不長的,只要用藥對證,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效。

發病越久,病情越複雜,通常治療時間會相對拉長,需要病家給予充分信任,並與醫者互相配合才行。


參考資料
註1:節錄自《中醫外科學》p.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