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

【案例】保全伯伯劇烈搔癢的下半身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可歌可泣的皮膚病血淚史


還記得他走進診間的那天,像猴子抓跳蚤般停不下的雙手,一邊不停在身上搔抓,一邊訴說他十多年來的血淚史...

陳伯伯是大樓保全,20年的資深老菸槍。

十多年前不明原因開始胯下癢,起初範圍侷限在鼠蹊部和股溝,漸漸的範圍越擴越大,蔓延至腰際、大腿和肚臍附近。

胯下癢時要連續搔抓到破皮脫屑流血,而且不抓還好,越抓越癢。




每天晚上他都癢到無法入睡,只好用滾燙的熱水燙洗患部(請勿模仿!),燙到皮膚發紅,用局部燙傷的疼痛來麻痺搔癢感,才能勉強入睡。

由於他嚴重的皮膚病,他對自己缺乏自信,工作和人際關係也受到影響。

診斷後,陳伯伯得到的是股癬 ( Tinea cruris ) , 是一種真菌感染的皮膚病。

常分布在肚臍以下、會陰部、大腿或股溝,特徵是在患處附近常見一朵花狀的紅色斑塊。




長期反覆的搔抓會產生苔蘚化斑塊,且常會有深咖啡色的色素沉澱。

由於鼠蹊部淋巴結很多,抓破皮膚易感染造成淋巴節腫大。




因此,不要抓破皮膚造成二次傷害,是最重要的。

經過數次治療,陳伯伯皮膚搔癢大幅改善,但每次看診脫下褲子他還是忍不住搔抓,皮膚屑屑隨之飛揚。

看診完畢他都會激動的跟我握手,謝謝我替他改善了多年的皮膚病,但是...

阿伯你抓癢完要記得洗手再握手啊啊啊!!


2023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婦科】想要催經,中醫卻先治頭暈,結果月經竟然來了? 《多囊性卵巢》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經朋友介紹,22歲的女大生遠從桃園特地來到台中求診。

一走進診間,她就用酷酷的口氣跟我說:

「我朋友說你很罩,我已經三個月月經沒來,能不能幫我催經?」

原來,她從青春期開始,月經就非常不規律,常常2-3個月才來一次月經,有時候甚至半年以上月經沒來。

西醫婦產科檢查發現:她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簡稱PCOS)。

-----

關於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我補充一下:















-----

在此之前,她曾找桃園某自費名中醫調理,月經來潮的次數略有增加。

但自從今年一月初最後一次月經之後,已經三個月沒來月經了。

期間,她也嘗試打催經針,也沒效。

她這次來找我,主要是希望我幫她調經加催經,因為月經一直不來實在很煩、很鬱悶。


催經 V.S. 頭暈,哪個重要?


恰巧,她當天早上開始頭暈得厲害,之前沒有過這樣,也不曉得為什麼?

仔細評估之後,我認為她是由於長期晚睡造成心肝火旺型的頭暈。

這類的頭暈通常可見頭暈併有頭脹頭重兩寸關脈浮滑數大舌尖紅等症狀,發作不定時,通常天氣越熱或越接近中午、頭暈得越厲害

她說她昨晚快四點才睡,而且最近長期都是一兩點才睡。

雖然她再三表明,遠道而來就是希望我幫她催經。

但是,急則治其標,我認為應該優先處理頭暈。

最終,我還是開了清肝瀉火的藥治療頭暈。

-----

因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本來就是非常難纏的疾病,需要長時間調理

以我的經驗,短時間的活血催經藥對多囊患者來說,多數效果不佳。

所以,我誠實告訴她我的看法:

「請妳回桃園找個信任的醫師長期調理。我今天先幫妳處理頭暈的問題。」

-----

結果,一個多禮拜後,她很驚訝的告訴我:

「服用了我開的頭暈藥兩三天後,月經竟然來了!而且頭也不暈了!」

她覺得非常神奇!


到底施了什麼魔法?


也不是什麼魔法啦!

中醫講求的是辯證論治,對證下藥。

她的證就是一連串心肝火旺的症狀,醫者用藥幫她處理這個證,頭暈自然消除。

至於月經為何也跟著來了,或許...只是運氣好罷了。

如果你也有多囊性卵巢的問題,請就近找合格中醫師調理哦!




2023年11月18日 星期六

【皮膚保養】怎麼可能?皮膚癢跟睡眠有關係?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睡不好皮膚會容易癢嗎?


有天門診,一個睡眠不佳的患者在進行針灸治療時,一直不斷搔抓她的兩手前臂,皮膚看起來有些小紅點慢慢浮出。

我覺得很奇怪,問:「你怎麼了?」

她說:「我的皮膚很敏感,每次只要曬太陽後就會紅癢,本來給你針灸後睡眠改善了,紅癢也很少發生了。」

「我就想說今天來騎車來針灸就不要穿外套防曬,試試看還會不會癢?結果還是癢起來了。」

我:「你最近工作壓力大嗎?睡眠狀況好不好?」

她:「這兩天睡得不是很好。但是我最近也沒什麼壓力啊!會不會是跟我家的貓咪生病有關啊?」

她有點擔心的說:「前幾天牠突然吃不下還吐了一攤血,帶去給獸醫看,超音波發現她的肝臟好像有腫瘤。」

「牠是一隻老貓了,我很怕她半夜突然就沒了呼吸,所以睡得很淺,一醒來就趕快去看看牠還有沒有在呼吸...」


情緒不穩定時,睡得不安穩是可預期的。


了解狀況後,對證下藥,疏肝理氣安神,吃了幾天藥後,睡眠顯著改善,皮膚也不再癢了。

敏感性肌膚的患者,我通常會建議基礎的防曬一定要做好。

因為陽光(紫外線)和熱是很常見的誘發因子,會刺激脆弱的皮膚引起發炎反應,釋放發炎物質和組織胺,再加上不經意的搔抓,就會癢上加癢。

故事中的這個患者,因憂慮愛貓導致眠差,皮膚搔癢狀況加重。

以中醫的觀點來說,夜晚屬陰,白天屬陽,健康人體內的陰陽就像翹翹板一樣,應該處於平衡狀態才不容易生病。

晚上睡眠不好時,人體的陰無法得到充分休息,是容易耗弱的,陰弱就容易合併出現陽亢(過度旺盛)的症狀,一曬太陽(陽)就皮膚搔癢,就是其中一種典型的症狀。

因此,治療這類的患者,要從根本處理的話,一定要把睡眠狀況處理好,皮膚搔癢才不易復發。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腸胃】便便不順暢,心情不美麗—《女性習慣性便秘》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我已經一個禮拜沒大便了


小婷是個上班族,剛下班就直奔診所,身上還穿著合身套裝窄裙。

一坐下,她就雙手托著下巴,臉色晦暗且充滿憂慮與無奈。

「醫生救我,我已經一個禮拜沒大便了!」

是的,如我所想,她的大便就像銀行定存一樣,牢牢鎖在腸子裡,一動也不動,安全的很。

「我之前有吃樂可舒,一開始有吃就會排便;吃了半年,現在一天要吃兩次才會排便,如果不吃就完全不排便了,怎麼辦?」

一個禮拜沒大便?聽起來或許有點誇張,但是這是許多女生的共同困擾。


為什麼我都不大便?


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排便的規律性。

  • 時間不對:明明有便意,可是要趕著出門上班,想大便的感覺一旦錯過就沒了。
  • 壓力太大:壓力大時,交感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會壓制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偏偏副交感神經又是掌管腸胃蠕動重要角色。所以,壓力大時,腸胃蠕動會下降,自然就不想排便了。
  • 吃得太少:很多女性為了減重,刻意節食、食量超小。食物體積不足,無法刺激腸壁產生規律的蠕動,也會讓排便不暢。
  • 喜愛冰飲:喝過多冷飲,腸胃因熱(動)能不足,無力推動腸道,造成腸胃蠕動不良,會造成「寒證便祕」。這類寒證便祕通常吃再多蔬果,對腸胃蠕動不僅沒有幫助,反而可能使便祕惡化。
  • 纖維不足:也有很多女生只喜歡吃零食餅乾,不愛吃正餐,以為這樣攝入的熱量已足夠一天所需。但是,零食餅乾大多都是澱粉和油脂,纖維質很少,沒有足夠的植物纖維刺激腸壁,腸液的分泌量不足,糞便的潤滑度不足也會影響排便。



中藥怎麼讓我排便?


中藥跟西藥的作用機制不同。

西藥通便劑主要是藉由增加糞便的體積強力刺激腸壁促進排便。(請參考—當人生只剩下浣腸

中藥促進排便的藥物種類相對多元。
  • 理氣藥:如陳皮、枳殼、枳實、厚朴、砂仁、木香等芳香類藥物,可消脹行氣,促進腸胃蠕動。
  • 溫熱藥:如肉桂、生薑、乾薑、吳茱萸、丁香、小茴香等,能溫中祛寒,適合寒性體質的便秘。
  • 瀉下藥:如大黃、芒硝等,性味多苦寒,用於火熱內結的便秘,通便瀉熱效力強。
  • 潤腸藥:如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桃仁等,可潤腸通便,常用於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燥結。

中醫師會針對不同的便秘類型,分別從腸胃實熱、肝脾氣滯、氣虛陽虛、血虛陰虧等等方向著手,針對你的體質,設計最適合你的藥方,逐步重建腸胃蠕動的節律。

在台灣看中醫方便又有效,別再去買來路不明的健康食品來吃了吧!


你不要開吃了食慾變好的藥給我!


治療一段時間後,小婷的排便狀況漸趨穩定,原本容易脹氣的問題也改善了。

一天,她突然跟我說:「拜託醫生,你不要開吃了食慾變好的藥給我!我最近食量好像變大了。」

其實,我並沒有特別加強他的食慾,而是她原本的宿便和脹氣問題,讓她以為自己就是小鳥胃,食量很小。.

當大便順暢,腸胃不脹氣,消化的速度自然加快,好像變得比較容易餓。

其實,是你早就忘記「餓」是什麼感覺了。


Designed by Freepik & Rawpixel.com


我常比喻,腸道就像是一條高速公路,平均時速100公里。

當某個路段有事故(便秘)的時候,平均時速降到50公里。

因為事故一直沒有排除,長久下來你就以為高速公路最快就只能開50公里。

當事故排除(大便通暢),平均時速恢復100公里,你反而覺得奇怪,怎麼高速公路可以開這麼快?

所以,女性朋友們,當大便通暢後,你只是恢復正常的食量而已,食量並沒有增加,請放心!


那我不要大便通暢了,這樣不是會吃更多,更容易胖?


基本上,這個問題有明顯邏輯上的錯誤。

不是因為大便變通暢,害你變胖的!

是因為你管不住你的嘴,吃太多,所以才變胖的!

所以,會不會變胖的關鍵還是要控制熱量攝取、增加熱量消耗,而不是不讓大便通暢。

宿便能排乾淨多麼心曠神怡啊!

難道,你想要一直當「小腹婆」嗎?


門診時間

其他文章點這裡



2023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內科】感冒、鼻過敏,傻傻分不清楚!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邱醫師,我的兒子已經打噴嚏、流鼻涕一個月了,西藥一直吃也不見好轉,這次感冒怎麼這麼久還沒好?」

最近實在太常被問這個問題了,有必要跟大家衛教一下感冒和鼻過敏,到底是怎麼區分的。

因為感冒跟鼻過敏的症狀很像,都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鼻癢等症狀。

尤其是幼稚園時期的小朋友,病毒共享的比例超級高,當你以為他感冒快好了,卻又有其他症狀出現,讓爸媽分不清到底小孩是再度感冒?還是只是鼻過敏?

其實,只要從二個重點觀察,就可以簡單分辨了。


一、症狀發作時間


感冒的症狀通常是整天不間斷的。

而鼻過敏症狀常好發於特定時間

比如:秋冬的早晨,通常中午過後症狀就會消失;夏天常是待在溫差過大的環境才會發作。

或是誘發因子出現的時刻,比如:塵蹣、灰塵、空氣差、飲食冰冷的時候容易發作。






二、症狀發作形態


感冒通常症狀是逐步加重的。

感冒主要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發。

中醫把這些症狀歸因於外邪風邪引起。

初起常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咽痛等症狀,隨著細菌病毒侵犯程度加重,陸續出現頭痛、發燒、黃稠鼻涕、咳嗽、黃黏痰、倦怠、胃口差等症狀。

古籍言:「風者,善行而數變。」意思是:風邪帶來的症狀常常是一日數變的,而且感染部位也會隨著疾病進展改變。

所以,整體來說,感冒症狀是逐步加重的。

而鼻過敏則不同,常見症狀是打噴嚏、鼻塞、流鼻水、鼻癢、眼癢等。

症狀每次發作的程度都差不多,而且反反覆覆、時有時無




這的確是比較困難區分。

我常形容鼻過敏患者的免疫系統就像是很容易衝動的少年仔,遇到外在環境稍微刺激,就很容易過度反應。

因為鼻過敏患者的鼻黏膜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原本發炎腫脹的黏膜組織就會發炎的更厲害,所以對於外在環境的細菌病毒、灰塵塵蹣、溫差冰冷就特別敏感。

不過,你還是可以把握二大重點:「發作時間」和「發作形態」,簡單觀察出二者的差異。

如果還是無法判斷,還是交給專業的醫師吧!


門診時間

其他文章點這裡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案例】有一點潔癖的英文老師








范小姐是某國中英文老師,是我的老病患。

某天她焦急地衝進診間,伸出右手問:「醫生我的手還有沒有救?」

「我去看皮膚科,皮膚科醫師說是濕疹,給我藥膏擦,擦了有比較好,但是不擦藥又變成這樣了,怎麼辦?」


完美主義個性,不容許瑕疵


她是一位完美主義者,任何事都要做到120分。

這學期繁重的排課和備課壓力與暴飲暴食,讓她手部的濕疹反覆了一個多月,一直好不了。

她說:「我很愛乾淨,都有勤洗手,洗完手馬上擦護手霜,也定時擦皮膚科藥膏,為什麼還會這樣??」


類固醇藥膏長期使用的缺點


皮膚科的類固醇藥膏是很好的消炎劑,能快速壓制發炎反應,對於短時間內緩解發炎症狀,非常有效。

但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的缺點是:會使表皮萎縮變薄,微血管擴張,皮膚保護力下降。

因此,戒除類固醇藥膏是治療慢性濕疹的第一步,若搭配中醫治療可以事半功倍。


太愛乾淨也不行嗎?


人體皮膚本身會自然的分泌適度的油脂來潤澤保護。

如果太愛乾淨、過度清潔會讓受損的皮膚失去保護力,延長復原的時間。

所以,勤勞保濕、勤擦乳霜、加強皮膚保護是很重要的。

此外,熬夜、壓力與不當飲食也是皮膚的殺手,會讓濕疹反反覆覆,無法痊癒。


中醫治療,還你纖纖玉手


經過一個多月的內服加外用中藥治療,她終於恢復笑顏。

「謝謝邱醫師,我再也不用帶著手套上課了。」


本文圖片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衛教宣導之用,照片經患者同意拍攝上傳做為皮膚科衛教使用。



2023年7月8日 星期六

【案例】不喜歡吃藥又恨不得馬上畢業的素食阿姨








這天,來了一個初診的女性患者,身形清瘦,說話略帶緊繃。

「醫生,我是XX介紹來的,聽說你這邊有在看皮膚問題?」

我:「有啊!」

「是這樣的,我是吃全素的,我都吃得很健康,也很少看醫生,我覺得我的身體沒什麼問題,但是就是這個腳,一直好不了。」

我請她把襪子脫下來,讓我仔細看看她的腳。





我:「這個問題有一段時間了吧?」

「對!好幾個月了,都不會好。醫生,這個有辦法治療嗎?」

我:「可以啊!只要你願意跟我配合,我交代的注意事項你都有做到,再搭配中藥,其實不難處理啊!」

「蛤~要吃藥喔?我其實很健康啦!我吃東西都很注意耶!都吃有機的蔬菜水果,營養也很均衡,一定要吃藥嗎?」


你以為的健康,不一定是真的健康!


隨著坊間生機飲食/有機食品/健康食品越來越多,很多民眾都自以為成了半個養生專家。

認為自己只要吃得健康,只要吃吃保健食品,或是擦擦精油,不用吃藥病也會自然痊癒。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當身體出現一個皮膚病,一直好不了,然後每天吃健康食品,來催眠自己很健康,皮膚病就會自己好了嗎?

如果是這樣,那我應該轉行賣健康食品就好,更好賺、不用吃藥、而且人們吃了就會覺得自己超健康。


邁向痊癒的第一步—誠實面對自己生病了


有投資股市的朋友都知道,

股票上漲時,覺得自己眼光精準,賺錢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但是股票下跌時,停損賣掉它並承認虧損,這一步是最難的。

因為賣出停損等於是狠狠打臉自己當初的判斷,沒有人喜歡承認自己的錯誤。

人們面對自己的身體也是一樣。

健康時,覺得自己吃得很健康,所以身體好得不得了。

生病時,覺得自己吃的這麼健康怎麼可能會生病,所以不願面對疾病。

對一般人來說,生病要吃藥,是基本常識。

對某部分的人來說,他們相信健康飲食就能戰勝疾病,所以拒絕服藥。


邁向痊癒的第二步—配合療程


經過好一番功夫,我終於說服她吃中藥,並幫她安排療程,希望她下周回診。

幾次的治療下來,搭配我要她回家做的功課,皮膚狀況大幅改善,阿姨也很開心。








「醫生啊!我好很多了,我是不是這周的藥吃完,我就不用吃藥了?」

「我平常很健康、很少吃藥的,我不想吃太多藥啦!這次看完就不用再來了吧?」

:「你現在有90分了,但我覺得你一定有拿100分的實力。我們再努力一下,好不好?」

「哦!真的嗎?好,那我再繼續把它治療好。」

患者願意配合的程度,直接影響了後續的療效。

患者的心理狀態和對醫者的信任,這部分也是治療中很重要的一環。

阿姨的狀況持續穩定進步中,畢業的那天應該很快就會到來!




本文圖片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衛教宣導之用,照片經患者同意拍攝上傳做為皮膚科衛教使用。

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案例】頭皮毛囊炎可以擦「紫雲膏」嗎?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伊森你好,我想要看我的皮膚。」帶有ABC口音、滿臉痘痘的大男孩緩緩坐下。

他是個在美攻讀碩士的男學生,他想利用暑假回台,趕快治療他的痘痘,滿臉紅腫膿瘡實在有點嚇人。

我從生活作息、飲食一一詢問、衛教,最後問到皮膚保養時,亮點出現了。

「我還有掉髮的問題,可以幫我看看嗎?」

正面看沒注意,頭頂上可精彩了。

紅腫囊胞大大小小,幾乎遍佈整個頭皮,髮根油膩膩的,而且還有掉髮的問題。




「你平常用什麼樣的洗髮精?」清潔問題是頭皮困擾者的重點。

「海X仙度絲。」

Okay~這個牌子很多人愛用,它最近有推出無矽靈版本的,我通常會建議用這類患者使用無矽靈洗髮精

洗髮精用量必須少且洗完不能過度乾澀或滑順,洗髮精產生泡沫越少的越好。

「那你洗頭髮後有擦什麼保養品嗎?」

紫雲膏算保養品嗎?我都會擦紫雲膏,聽說可以清熱消腫,對吧?」

「紫雲膏可以清熱消腫沒錯,但你知道紫雲膏的組成是什麼嗎?」

他搖搖頭。


紫雲膏是什麼做的?


當歸、紫草、麻油、黃蠟(蜜蠟)

當藥材與麻油在煎煮的過程中,有效成分會緩緩溶入麻油之中,煎煮完畢再加入黃蠟收斂成硬膏狀,方便攜帶與塗抹。

紫雲膏具有消炎消腫滋潤肌膚,還有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對於一、二度燒燙傷及擦傷、刀傷各種傷口,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註1〕

紫雲膏中占比最高的成分是「麻油」。

這個案例問題就是出在麻油,麻油製的藥膏滋潤的效果很好,但是對於毛囊炎的患者並不適合,尤其是夏天。它容易造成毛囊阻塞、發炎反覆,再加上黃蠟的封閉性也很好,皮膚更不容易透氣,毛囊炎當然好不了。


方法對了,當然好得快!


修正了頭皮保養方式,再加上中醫治療,在暑假結束前,他的頭皮狀況已經好非常多了。

頭皮發炎狀況改善,掉髮問題才能處理得好,新生的毛髮才能長得多又茂盛。

相信中醫,相信自己,你也可以重拾自信,裡外兼顧面子和頂上問題。




本文圖片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衛教宣導之用,照片經患者同意拍攝上傳做為皮膚科衛教使用。


2023年6月25日 星期日

【異膚】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復發的五大兇手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小朋友的皮膚總是非常嬌嫩,如果這麼稚嫩的皮膚,遇到異位性皮膚炎這個大魔王,問題就麻煩了。

不同異膚時期,症狀表現不同。

在急性發作初期,患處會呈現紅色,有時有紅疹,一開始多以「熱、癢、腫」的方式呈現。

如果看到寶貝煩躁不安、不停哭鬧、一直不斷搔抓皮膚,就要十分注意了。

以下是邱醫師整理的五大過敏原,治病必先求因,請爸媽仔細觀察、找出兇手!


一、熱過敏


中醫認為幼童的體質為「純陽之體」,陽氣充足、活動力十足。

再加上異膚的小孩皮膚屏障受損、排汗排熱功能不良,所以「熱」是造成異膚復發的第一大兇手。

在春秋兩季,早晚溫差大,常常早上出門很冷,中午又很熱,

這時如果穿太多,就有可能會讓皮膚癢起來。所以適時的增減衣物,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發現小孩因為又熱又流汗,開始東抓西抓時,手邊最好準備一瓶的冷水(最好不要用生水,會有氯殘留的問題),和一條乾淨的小方巾。

先用冷水把皮膚表面的汗液沖乾淨,再把小方巾沾濕,敷在搔癢的皮膚上,等皮膚散熱冷卻後,就會比較不癢了。


二、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也很常見,但是很難完全避免,只能小心再小心。

最常見的過敏食物包括:蝦蟹類帶殼海鮮、雞蛋、奶(奶粉)、花生堅果、加工食品、油炸物等。

每個人的過敏原都不一樣,坊間也有很多過敏原測試,協助父母找出過敏原。

我個人認為不一定要做過敏原測試,只要日常生活多留意就可以了。

給孩子吃的食物盡量以原型食物為主,比較好找出過敏的食物種類是哪些。

◇ 原型食物:未經加工、不過度調味的食物。
例如:蒸馬鈴薯就是原型食物,洋芋片就是加工食物。

加工食物因為成分複雜,很難一一釐清是哪樣成分造成孩子過敏。


三、塵蹣過敏


一個七歲的異膚小患者,原本經過中醫治療後,皮膚狀況穩定。

因為某次回去花蓮老家,房間的棉被和床鋪很久沒人睡、也沒有換洗,當晚睡覺就皮膚癢大爆發了。

台灣因為溫暖潮濕,所以特別容易滋生塵蹣,尤其是床鋪、棉被和枕頭。

除了勤勞換洗、太陽曝曬之外,也可以使用防蹣寢具,隔絕塵蹣的騷擾。

此外,勤用除濕機將房間除濕,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梅雨季的時候。

如果房間濕度可以保持在55%以下,塵蹣會比較不容易孳生。


四、寵物毛髮過敏


有養寵物的家庭,寵物毛髮造成的皮膚過敏也蠻常見的。

我不鼓勵隨意棄養寵物,但是適當的讓孩子的生活環境與寵物活動空間區隔,我認為有必要。

比如:不讓寵物進入孩子的房間,不讓寵物與人同睡...等。

勤勞打掃吸塵也是需要的,包括窗簾、沙發、地毯等布質家具,都有可能藏有寵物的毛髮,必須徹底清除乾淨,留給孩子一個低敏的活動空間。


五、護膚品過敏


這個就比較好觀察了。

會造成過敏的產品,通常擦上去之後,短時間就會見到紅腫癢的現象。

護膚品的品牌和種類琳瑯滿目,市面上標榜敏感肌、異位性皮膚適用的產品也很多。

挑選護膚品掌握以下四個原則就比較不會踩到地雷!

無香精無精油成分單純常見的大品牌

此外,最多人問到凡士林到底能不能用?

凡士林是封閉性很好的護膚產品,能夠幫助屏障受損的異位性皮膚鎖住水分,使肌膚不會過度乾燥。

但是它的優點常常也是缺點,因為封閉性太好,所以天氣熱的時候,皮膚的熱和汗水散不出來,反而會造成熱過敏。

所以,凡士林只能薄擦,盡量使用在角質多、毛孔少的地方,比如:關節皺褶處。

如果不清楚小孩的膚質,不曉得如何選擇護膚品,請教您的醫師後再擦,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小心加上細心,是對抗異膚的基本功!


是不是衣服穿太多?天氣太熱?汗水刺激?或是有過敏源接觸(食物、動物毛髮、塵蹣...)?

爸媽就像拆彈大隊,好像地雷隨時在身邊,隨時都會引爆的感覺。

請多費心去留意孩子周遭的變化,想辦法找出造成發炎敏感的物質,並且減少這些過敏原的接觸,避免復發。

這點真的很不容易,需要非常細心的觀察環境與皮膚變化,並詳細告知您的醫師,才能讓寶貝得到最適當的治療。

各位偉大的爸媽,辛苦了!


門診時間

其他文章點這裡



2023年6月19日 星期一

【產後】哺乳媽媽最擔心!為什麼我的奶量變少了?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我發現,跟媽媽們最容易拉近距的話題就是「奶量」。

產後媽媽對奶量的在意程度,遠遠比結婚鑽戒的大小還在意。


追奶大作戰


你有追過公車嗎?

追公車是這樣的,只要你跑更快一點,就可能可以追到公車。

但是追奶完全不同,因為你更勤勞擠奶,努力地吃營養品,奶量不一定可以變多。

於是追奶就變成媽咪們每天壓力最大的功課。

人不是機器。

機器你只要給它電力,它就會不斷運作產出。

但是人不一樣,每個媽咪都給予等量的食物,不一定產出相同的奶量。




因此,我歸納出五個常見奶量下降的原因:
  1. 睡眠不足:這是每個媽媽共同的心聲,常常是寶寶睡飽、媽媽累倒,如果您有時間可以休息就盡量休息吧!如果很累很想睡,還是睡不著,麻煩請教您的中醫師,通常是身體出狀況了。
  2. 不按時擠奶:上班族媽媽蠟燭兩頭燒,常常忙到忘記擠奶,或是擠奶時間不定,都有可能造成乳腺阻塞或是奶量下降。
  3. 怕胖吃太少:產後瘦身是全民運動,很多媽媽因為懷孕時體重增加太多,產後體型走鐘,就開始瘋狂節食減重,熱量、營養不足,奶量下降是必然的。
  4. 產後壓力大:產後因為荷爾蒙劇烈變化,本來就容易有產後憂鬱的傾向,再加上哺餵、婆媳、夫妻間的不如意,也會造成母乳分泌量迅速下降。
  5. 腸胃吸收差:很多媽媽其實很注重哺乳期的營養,但是吃再好、吃再多,奶量就是不增加,這時候可能要考量是不是腸胃吸收功能不好。通常這類的媽媽有食慾差、消化不良、脹氣、便秘等消化道的問題。

中醫認為母乳是這樣產生的





《景岳全書‧婦人規》:「婦人乳汁,乃衝任氣血所化,故下則經,上則為乳。」

古代醫家認為,婦人的乳汁和月經都是氣血變化而來,所以氣血充足,乳汁自然不匱乏。

氣血從何而來?經由食物消化後的營養精微化生而來。

所以說,哺乳媽媽腸胃吸收消化功能好,吃進去的營養才能吸收轉化為母乳。

☆重點結論一:「消化吸收好,母乳不煩惱。」




中醫認為母乳驟降的原因


最常見的原因有兩個:氣血虛弱肝鬱氣滯




失血過多睡眠不足過度勞累等緣故,造成身體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乳汁自然缺乏。




此外,根據中醫經絡理論,「乳房屬胃、乳頭屬肝」,意思是乳汁的分泌與胃經肝經的通暢度有關。

因為產後憂鬱育兒壓力家庭壓力等問題,造成肝鬱氣滯(白話:鬱卒)的現象,連帶使得脾胃的消化吸收下降與肝胃經的流通不暢,乳汁分泌自然就變少了。




肝鬱氣滯還有可能造成乳腺阻塞不暢,乳汁流出障礙,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胸部硬塊、紅腫疼痛、發燒等乳腺炎的症狀,請媽媽們不要小看「情緒」的殺傷力。

☆重點結論二:「哺乳心情好,母奶不會少。」




奶量開始下降嗎?趕緊看中醫!


給媽咪們的建議:一旦母乳量開始快速下降,可能是身體出狀況了!

請不要猶豫,趕快諮詢您信任的中醫師吧!


門診時間

其他文章點這裡



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濕疹】慢性濕疹不認真治療也會好吧?








今天分享的不是成功案例!


還記得小芸(化名)嗎?

→回顧小芸的故事

最近她回診時,看到她的腳,我嚇了一大跳!

我:「你的腳怎麼變得這麼嚴重?」

芸:「我也不知道...啊~它都不會好捏!」

點開她的回診紀錄,最近一次是三個月前,再上一次又隔了三個月。

這個問題已經存在至少兩年了。

我:「你要認真治療你的濕疹啦!密集一點回診,療效才會好!」

芸:「喔~好啦!」語氣中帶著不耐煩...





沒有必勝的決心,是不會好的!


每次她回診,我都會不厭其煩的跟她衛教,教導她怎麼照顧她的皮膚,但是她對於治療實在非常消極,一次一次都在磨損醫病之間的耐心。

很多人都認為,皮膚生病了,不理它,搞不好哪天就自己痊癒了。

殊不知,慢性疾病的存在,病因錯綜複雜,醫病雙方都必須有耐心,慢慢找出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不理它,不但沒變好,反而更糟


我常常跟患者溝通一個觀念:

皮膚病治療療程中,醫師用藥占50分,患者個人飲食、生活、保濕占50分。

醫師這邊多拿一些分數,患者配合醫囑、按時回診,也多得一些分數,療效自然得高分!

都不理它,順其自然的佛系心態,皮膚問題就演變慢性問題,更難處理!

相對的,治療起來就會花更多時間。


別問醫生多久會好,先問自己努力多少?


很多皮膚病患者初診時都會問:「醫生,我這個多久會好?」

我常會說:「那要看你有多努力啊!」

的確,治療疾病過程中,除了醫病配合度之外,病者的決心也很重要!

跟大家分享這個案例,目的是希望慢性皮膚疾病的朋友,不需要自暴自棄。

找到適合自己的醫師,找出原因,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一定會痊癒的。


本文圖片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衛教宣導之用,照片經患者同意拍攝上傳做為皮膚科衛教使用。

2023年6月10日 星期六

【案例】西藥也壓不住的頸部皮膚炎








患者H女士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走進診間,是女兒陪同來診的,我可以明顯感受到她的焦躁不安。

她說話的速度非常快,非常急著想知道皮膚到底怎麼了。

H:「醫生啊~你看看我的脖子,我癢了一個禮拜了!我到底怎麼了,是不是皮膚癌?」

時值夏日五月天,她的上衣圓領下皮膚紅成一個半圓形,但僅限於頸部前側和胸前,頸後並沒有紅癢。

H:「我每天都癢到睡不著,看了三次皮膚科都沒用!」

我:「你多久以前開始癢的?」

H:「好像是上禮拜天去爬山回來之後開始癢的,已經一個多禮拜了!」

我好奇地點開雲端藥歷,看看她的就診紀錄。皮膚科醫師開的外用/內服類固醇、口服抗組織胺...等藥物,都是常見的用藥,對急性皮膚發炎應該很有效才對。

我:「你有按時使用這些西藥嗎?」

H:「有啊!可是沒效啊!所以我覺得我一定是火氣大,就一直喝椰子水降火氣。」

我:「椰子水喔...」

H:「對啊!椰子水不是可以退火氣嗎?我一天喝好幾罐耶!怎麼還是不會退火?而且我還有吃很多西瓜,也沒用!」

H:「啊~我晚上都癢到沒辦法睡覺,一直抓一直抓,你看,這邊...」

我:「好,你先別急!我先把脈。」

我把了脈,果然,腸胃的部分異常虛寒,且有水飲阻滯。

我:「你的排便順暢嗎?有每天排便嗎?」

H:「對對對!忘了跟你說,我最近都便秘,腸子好像都不蠕動,尤其吃了西藥之後更嚴重,都大不出來。」

----------

這個案例比較特別!

這類的急性皮膚炎,用西藥"應該"要很有效!但是實際上卻效果不彰!

原因是出在「腸胃」。

腸胃系統位於人體中間區域,中醫稱為「中焦」。

腸胃不僅有消化、吸收的功能,也是排泄體內毒素的重要器官。

H女士因為服用消炎西藥,再加上吃大量的椰子水/西瓜,造成中焦虛寒,腸胃運作能力下降,腸蠕動變慢,大便排不出,都會讓皮膚發炎的情況不易痊癒。

而且中焦虛寒,上焦(橫膈膜以上的區域)的熱會更旺,所以她的脖子就會一直處於紅熱癢的階段。

----------

所以我再三叮嚀她,不可以再吃寒涼的飲料、水果,喝水都要喝溫水;也不要亂吃街坊鄰居介紹青草藥秘方。

用藥方向上,就是理氣溫中、清熱解毒並用,並且酌加少量軟便藥。

隔周回診後,她的狀況就穩定多了。

中醫治療跟西醫皮膚科最大的不同就是:中醫能調和寒熱虛實體質,找出問題根源。

如果你一直用西藥控制你的皮膚病,越用越沒效,或是常常停藥就復發,就要考慮是不是內在體質出問題了。


本文圖片依醫療法第9、61、84、85、86、87 條,衛署醫字第0940203047號公告,衛部醫字第 1031660048 號函,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衛教宣導之用,照片經患者同意拍攝上傳做為皮膚科衛教使用。


終結!困擾四十年的富貴手




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COVID】長新冠症狀的中醫調理







2022年4月28日,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單日突破10000例之後,正式進入疫情大爆發時期。

隨著確診人數指數型成長,大量的確診患者隔離完畢,卻發現有許多人的身體狀況和染疫前有很大的差異。

美國CDC網站提到(註1),大多數感染 COVID-19 的人會在感染後的幾天到幾週內好轉,因此感染後超過 4 周或是持續數個月未痊癒,就可以稱為後新冠 ( Post-COVID ) 或 長新冠 ( Long-COVID )症狀。(以下統稱長新冠症狀)


常見的長新冠症狀有哪些?


一般症狀

  • 干擾日常生活的疲倦或疲勞
  • 體力或腦力勞動後症狀加重
  • 發燒

呼吸和心臟症狀

  • 呼吸困難或氣短
  • 咳嗽
  • 胸痛
  • 心跳異常快速(心悸)

神經系統症狀

  • 難以思考或集中注意力(或稱為“腦霧”)
  • 頭痛
  • 睡眠問題
  • 站立時頭暈
  • 異常針刺感
  • 氣味或味道的變化
  • 抑鬱或焦慮

消化系統症狀

  • 腹瀉
  • 肚子痛
  • 食慾減退
  • 胃腸脹氣

其他症狀

  • 關節或肌肉疼痛
  • 皮膚紅疹
  • 月經週期的改變






中醫怎麼治療長新冠症狀?


▍從肺入手


病毒感染後期容易殘留慢性咳嗽,症狀常持續數天到數周之久,且不易痊癒。

多數為乾咳,一說話就想咳,或是陣發性的咳嗽;常伴隨胸悶、短氣、呼吸不順暢等症狀。

這類胸悶短氣、乾咳、癢咳、痰少不易咳出,中醫證型主要分為肺熱未清、肺氣上逆、肺氣虛、肺陰虛等型態。

常使用清肺化痰、降氣止咳、潤肺生津等中藥,稀釋痰液、幫助肺部排痰,重建肺臟呼吸功能與肺活量。

恢復期時,可以適度搭配有氧運動,或是騎單車、慢跑、爬山等活動,增強心肺功能,強化心輸出量與肺活量,能讓治療事半功倍。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新冠病毒亦可藉由ACE2受體直接攻擊腸道,或是誘發免疫反應,造成腸胃道症狀。

最常見的腸胃道症狀是食慾不振,其次是腹瀉和噁心,其餘則是嘔吐,脹氣,腹痛等。

若病後伴隨腸胃不適,用健脾養胃的中藥,幫助腸胃恢復正常機能,是邁向痊癒重要的第一步。

中醫認為,脾能將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運輸,且能將人體多餘的水濕排出體外。

此外,脾主升清,指脾具有將水穀精微上輸心、肺以及頭目,並通過心肺輸布營養全身的功能。

腸胃越健康,越容易獲取食物中的營養,能減少慢性疲勞、情緒低落,幫助恢復體力與工作效率。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越強健,痊癒後越不易殘留後遺症。

因此,痊癒期的患者,飲食盡量定時定量、平淡飲食,切勿高粱厚味、大魚大肉、烤炸油膩、生冷冰涼亂吃一通,傷了脾胃之氣,會讓恢復期更漫長、更難處理。

▍心腦相通、養心補腦


心主神明,腦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於腦,血足則腦髓充盈,故心與腦相通。

臨床上腦病可從心論治,或心腦同治。

新冠後遺症常見的思考遲鈍或腦霧現象,中醫會使用一些養心補血、益氣健腦的中藥,清除免疫反應沉積腦部的免疫複合體,增進工作效率,改善腦霧、健忘、反應遲鈍等後遺症。

也可以請您的中醫師幫您搭配一些健腦的食補類藥材一起食用,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結語


2019年至今,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國無一倖免。

幸運的是台灣的確診者有方便的中醫藥資源可使用,可以減輕長新冠後遺症帶來的身心不適,加速恢復健康。

新冠病毒的後遺症遍佈全身各臟器,從大腦、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 甚至皮膚、關節或是月經週期。

依近期臨床觀察與確診後的患者回饋,長新冠症狀存在的比例確實不低,大家請多留意確診後身體健康恢復的狀況,及早找尋信任的中醫師進行調理。


註1: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long-term-effects/index.html



門診資訊

睡眠/腸胃/雜病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接觸性皮膚炎】什麼?兇手居然是它?太害羞了!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一個靦腆的男大生,因為脖子、前臂不明原因皮膚癢來求診。

三四天前,他突然半夜皮膚劇癢,脖子、雙手手臂癢到睡不著。

隔天起床,馬上去看皮膚科,拿了外用藥和內服藥,吃了三天,每天夜裡還是癢到受不了,於是想嘗試看看中醫治療。

面對這種不明原因的皮膚癢,對醫師是一大考驗,醫師必須像偵探一樣,抽絲剝繭、回顧發生時的人事時地物,才可能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這時,病史詢問就顯得非常重要。

「你以前有沒有這樣皮膚癢過?」首先必須確認過去史。

「沒有,這是第一次。」他肯定地說。

「你皮膚癢的當天或前一天,有沒有去郊外踏青?有沒有被昆蟲蜜蜂叮咬?」戶外活動也必須詢問,因為蚊蟲叮咬也有可能造成皮膚過敏反應。

「沒有,我都待在家裡。」他再次否定,讓我必須再想想其他可能性。

「你皮膚癢的當天或前一天,有沒有出遊住飯店?或是接觸到不乾淨的棉被枕頭?」

他想了一下,突然摀住嘴低頭大笑。

「怎麼了,你在笑什麼?」我被他突如其來的大笑嚇到了,真是太無厘頭了。

「最近我女朋友來住我宿舍,她有一條從小跟著她的小被被,有點髒有點臭,我也不知道她多久沒洗了,會不會是它害的?」

我說:「ㄟ...有可能耶!你都只有半夜癢,白天比較不會癢,對吧?」

「對!」

「好,我想我們找到兇手了,那你可以請你女朋友把她的被被洗乾淨嗎?」

「我再問她看看,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洗?」他有點遲疑。

天啊!跟陳年的棉被一起睡覺,真難想像那股氣味!只能說「愛情真偉大」!

------

接觸性皮膚炎的成因是:皮膚直接接觸到會導致刺激皮膚的物質,導致皮膚屏障受到破壞就會產生此種皮膚炎。

最常導致此類皮膚炎的刺激性物質是「日常生活接觸得到的東西」,例如肥皂、清潔劑、擦拭用酒精、不潔的棉被枕頭等,嬰幼兒常見的尿布疹也屬於此類。

好發族群包括了皮膚敏感、乾燥、膚色較淺或是皮膚白皙的人。

但其實,任何人都可能發生這類的接觸性皮膚炎。

症狀輕微者會有皮膚紅、乾、裂以及搔癢等。較強的刺激性物質則可能導致腫脹、滲出物、皮膚變軟、或起水泡等症狀。

我之前也遇過幾個油漆工、水泥工,他們的手長期罹患嚴重的接觸性皮膚炎,都好不了。因為他們工作必須反覆接觸過敏原,過敏反應會讓他們的皮膚病反覆,很難痊癒。

如果懷疑可能是接觸性皮膚炎,治療的第一步就是「避免再度接觸過敏原」。

------

看到他猶豫了,我心裡知道這小被被的重要性,可能大於/等於她的男朋友。

因此我想到一個折衷的辦法:「要不然這樣,你今天開始睡覺睡地板或是分床睡,看看你半夜的皮膚癢會不會減緩,這樣就可以更確定兇手是誰了。」

我必須幫男大生想個台階下,萬一他回去跟他女友說是被被害的,他女友又不願意洗被被,會不會造成他們吵架?

「好,我回去試試看」

診療結束,他轉身走出診間,體貼的女友坐在外面等待。

我剛好走出診間裝水。

裝水時隱約聽到女生刻意壓低聲音的驚呼:「什麼!你把被被的事告訴醫生喔??唉呦...好害羞哦!

邱醫師OS:孩子啊!有小被被沒什麼好害羞的,但是請記得定時清洗,好嗎?



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腸胃】一吃飽就想拉肚子,好困擾?—《腸躁症腹瀉的鑑別與飲食要訣》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本文同意刊登於 ETtoday健康雲/2018.10.06

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一吃飽腸胃就怪怪的,一定要跑廁所解放一下!

而且解便速度超快,大便完腸胃就恢復正常了。

好像是吃壞肚子?又好像不是?我的腸胃到底怎麼了呢?是不是「腸躁症」啊?


如何分辨我是吃壞肚子,還是腸躁症腹瀉?


吃壞肚子通常指的是食物製作或儲存過程不當,食物受到細菌汙染造成的細菌性腸胃炎。

吃完受汙染食物數小時內就會發作,常見症狀就是劇烈腹痛、連續腹瀉多次,噴射狀水瀉較常見(就是那種連脫褲子都快來不及,就噗~出來的感覺)。

腹瀉完肚臍附近仍然會有壓痛(悶痛)感,而且覺得拉不乾淨、還想再拉。




但是腸躁症腹瀉典型症狀是:通常吃飽想拉肚子,而且一吃飽就想拉。

拉完之後腹痛腹絞不適就會減輕,腹瀉次數不定。

有時便祕有時腹瀉,大便形態通常是稀又軟,有時有一點黏黏的,會黏在馬桶上沖不乾淨。




為什麼我有腸躁症?


臨床上我觀察到的腸躁症患者都有相似的人格特質:完美主義性格,自我要求極高。

他(她)們對自己要求很高,在工作事業家庭中,都希望全力把自己表現到最好。

通常說話快、做事步調快、有效率、辦事能力很強,是大家眼中的優秀同事(上司)、朋友口中的好爸爸(媽媽)。

他(她)們無形中給自己很多壓力,希望完美形象能繼續保持,而且好還要更好。

因此,他(她)們都有一項共同特質:腸胃都不太好!

因為腸躁症的病因跟自律神經失調有密切的關係。

自律神經負責的就是一些我們無法用大腦自由支配的臟器的功能,利如:心跳、血壓、腸胃蠕動...等等。

我們的腸道運動由很多腸胃神經支配,這些腸道神經就是由自律神經掌管的,主導腸道的蠕動和消化。

當情緒或壓力來時,這些腸道神經喪失正常功能,就會造成腸道蠕動功能紊亂。因此,一吃飽就想要拉肚子。

中醫治療這類腹瀉,把它歸因於情志因素,也就是與肝(中醫定義)有關。

內經有云:「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以中醫五行理論而言,肝屬木,脾胃屬土,當情緒壓力來時(肝鬱),就會消化不良甚至腹瀉。

這類屬於肝鬱脾虛型的腹瀉,中醫治療以疏肝健脾、理氣止瀉為主。


腸躁症患者的飲食三要訣─少壓力、不過飽、不過餓





除了中醫治療以外,平常自我保養也是治療成敗的關鍵。

上面說了,這類型的腹瀉多屬肝鬱脾虛,因此,尋找讓自己舒壓的方式減少壓力,才不會因整天趕趕趕,傷肝又傷脾胃啊!

日常飲食大原則是:不能吃得過飽,也不能過餓,過飽過餓都會讓原本虛弱的脾胃變得更差。

舉例來說,一個生產線上的作業員(腸胃),一小時可以生產100個商品,如果瞬間湧進200個商品的大訂單,他有辦法消化嗎?

後來為了達到老闆的生產目標就亂做(消化不良)或是罷工(肚子痛),對吧?

吃東西若沒有節制、暴飲暴食,使腸胃負荷過重,會讓原本的脾虛症狀加重,腸躁症腹瀉也可能會加重。

反之,若因忙碌不按時吃飯,腸胃分泌的過多消化液,同樣會傷害胃腸黏膜,容易造成潰瘍,一樣會使腸胃狀況更差。

所以我常說:你怎麼對待你的員工(腸胃),你的員工(腸胃)就會怎麼回應你!你常常虐待它,它總有一天會報復的!

每日一提醒:再忙,也要善待你的腸胃喔!




2023年5月25日 星期四

【異位性皮膚】從中醫觀點看異位性皮膚炎







作者:邱鵬誌 中醫師


聽古人描述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在古代稱作「四彎風」,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好發在肘膝關節窩屈側的急慢性皮膚病。

《醫宗金鑑‧卷七十一》如此記載:「四彎風生腿腳彎,每月一發最纏綿,形如風癬風邪襲,搔破成瘡癢難堪。」

《外科大成》亦形容:「四彎風生於腿彎腳彎,一月一發,癢不可忍,形如風癬,搔破成瘡。」

古書描述的發作頻率不一定準確,但是症狀上確實很貼近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表現。

而且,這個疾病自古就是個纏綿難治的疾病,在現代亦是。




中醫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中醫治療這類難纏的慢性皮膚病,方法非常多元。

有外洗法、薰蒸法、濕敷法、內服中藥、外擦藥膏等等(小聲的說:我覺得我自製的中藥皮膚藥膏效果蠻好的!)。

像是早在西漢的《黃帝內經》中即記載「燥者濡之」「摩之浴之」,為目前最早使用外洗法的記載。

另外,《醫宗金鑑》曰:「軟帛疊成七八重,勿令太乾,帶湯乘熱,覆於瘡上,兩手輕按片時,帛溫再換。如此洗按四五次,血氣疏通,患者自然爽快。」就是類似現代醫學的推廣的濕敷療法

以上這些方法需要依照中醫師診斷後,才能給予寶貝最適切的治療與藥物。

小嬰兒的皮膚是非常嬌嫩的,請心急的爸媽(或阿公阿嬤)千萬千萬不要自己買來路不明的藥膏藥粉隨便塗抹,以免造成更嚴重的皮膚發炎哦!


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要多久?


先說答案:因人而異!因嚴重程度,治療時間不一定。

基本上,異位性皮膚炎這個病本身就是個難纏的疾病,不管中西醫都無法否認這個事實。

所以,醫生和父母要非常有耐心,因為這是個需要長期抗戰的疾病。

發病距今越久,病程越長,所需治療和痊癒的時間也會越長。

尤其是長期使用類固醇控制病情的小朋友,治療期可能會遭遇「類固醇戒斷期」與「類固醇反彈」,停用類固醇的1-2周內皮膚狀況可能變得很糟很糟。

爸媽要有心理準備,一定要陪著孩子咬牙撐過去;只要撐過這個上坡,後面就是輕鬆無比的下坡了!

我們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父母給予醫生充分信任並配合衛教、遠離過敏原,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配合用藥、衛教與按時回診,不依賴類固醇,小寶貝的皮膚一定會越來越好,這是我給每對異膚父母的承諾。

我知道我們的認真付出,正幫助他(她)走在痊癒的正確方向上。

一起加油吧!戰勝異膚,Let's Fighting!!


門診時間

其他文章點這裡